
继三维新材之后,又一支A股“魔鬼股”横空出世。
截至11月14日,和福中国(603122.SH)14个交易日经历12个涨停,股价涨幅超250%。尽管公司连续九次发出风险提示,并表示当前股价涨幅与公司业绩和行业状况不相符,但什么也阻挡不了基金的疯狂炒作。 14日收盘,禾富中国尾盘再次触及涨停,最终收于23.8元/股,涨幅7.69%。
“家族配方,熟悉味道。在三维新材不断被拉到谷底的时候,我们就发布了这样的公告。在市场上几位投机者看来,这样的公告无异于‘魔鬼行为’。但仔细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三维新材之所以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是因为公司在投资领域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公司的并购动向和后续公告也不断暴露出志根机器人的不良所有权行为。 “如果我们从公司的核心业务和基本面来看,基金没有理由去追求它。”上海证券公司业务负责人周鹤(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糟糕的经营业绩和可怕的行为背后是什么?
尽管两家公司的业务完全不同,但它们有一些共同点。
从股本总额、股价及前10名流通股东持股比例来看,汕尾新材与和福中国几乎持平。从社会资本和市值两方面对比,和福中国总股本为3.981亿股,三维新材总股本为4.034亿股,均为无限售条件的全流通股。关于公司股价方面,两家公司首次涨停前股价均在7元左右,上一交易日20%涨停前收盘价为7.8元,禾富中国连续涨停前收盘价为6.68元。两家公司的市值均约为30亿元人民币。前10名股东中,控制权变更完成前,上维新材料为上纬新材第一、第二大股东。 IND.CO.LTD和Strategy Capital Holding Limited拥有79%的股份,所以他们的市值只有20%左右。是的。同样,和富中国第一大股东和富(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拥有55%的股份。此外,汕尾新材料的前10名股东中,外资和个人占多数。除外资和个人外,黑福中国和平安人寿红利保险基金以76万股为第十大股东。但两家公司的股东总数却存在较大差异。在汕尾新材炒作开始之前,股东总数不足6000人,但今年三季度末,和富中国股东数量已达2.9万人。
“其实,被高估的怪兽股都有一个共同点:业绩并不亮眼,甚至比较疲弱。比如致远机器人收购三维新材之前,今年上半年毛利和净利润都下降了30%以上。禾福中国前三季度业绩更差。”上海医疗行业分析分析师王玉成表示。
禾富中国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利润5.49亿元,同比下降22.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238.62万元,同比下降146.65%去年同期。第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减少50.48亿元,同比下降225.26%。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资金驱动的股价飙升,和富中国在14个工作日内发布了9次重大股价异常波动及风险提示,同时还积极提及经营业绩恶化的负面影响。
“目前公司股价上涨很大程度上与基本面脱节,存在市场情绪过热和非理性炒作的风险。截至11月13日,公司静态市盈率为319.12倍。而批发商同期静态市盈率仅为30.88倍,股价与上市公司公允估值存在较大偏差。”股票换手率也大幅波动,虚假谣言传播的影响显而易见。和富中国在多份公告中均指出股价合理上涨。
此外,关于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平福中国确认其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正常,国内外经营环境和核心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他还主动提到,应该披露的重要信息却没有披露。
热钱是在猜测这个逻辑吗?
公开资料显示,和服中国的业务范围包括人工智能临床诊疗支撑系统、远程医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抢占和共享、医院运营精细化管理、两岸医疗人才合作交流、科研成果转化与商业化、体外诊断试剂耗材精细化管理服务等。
氧11月14日,多位二级市场私募投资者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和服中国的炒作被市场贴上“整合两岸医疗资源”的标签,因为其在财报中强调“与台湾医疗机构保持良好合作”。这一概念将平潭发展等股票归类为“两岸融合概念股”,引发游资跟风。此外,公司三季报显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220%至1.05亿元。一些投资者将这一数据解读为基本面改善的迹象。
同时,该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此前向投资者透露,公司正在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合同金额为620万元。项目规模虽小,但结构紧凑“AI+医疗”的概念在当前市场上非常有吸引力,而合作伙伴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的学术背景也支撑了股价的上涨。
“和福中国被市场贴上两岸概念股的标签,这是资本炒作的主要原因。中报中,公司强调利用两岸医疗资源促进技术交流,并与平潭发展等个股形成板块联盟。平潭发展的收益效应进一步刺激资金流入和福中国,抵消了增量。公司三季报现金流增加主要是由于账务变动”聚焦管理层。上海一家私募股权公司结构性投资研究主管王军表示:y。
在王军等人看来,和福中国多重龙虎分类的数据是基于精心管理的——表明业务单元是主要驱动力。例如,银河证券绍兴营业部等活跃席位经常出现,通过“逆袭”来捕捉后续订单,制造高成交量的假象。这种方式与特力A、海信食品等“魔鬼股”的历史投机路径如出一辙,选择流通市值小、概念热门的股票,迅速拉高价格,高价布局。
“从表面上看,和富中国已经成为市场上典型的短线怪兽股,公司自称经营正常,包括一系列涨停板价格、成交量变化较大、公告频繁等。这种现象一般伴随着三类股权动作:一是短线的联合发挥。一是期限基金和游资,二是在一定条件下,比如特定主题导致行业持股量上升等情况下,过度买入被动指数和主题基金。 “第三种是黄金,”该公司警告说。 “公告本身往往被解读为市场在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调整股价的信号,虽然这可以作为针对异常炒作的自我保护,但往往无法阻止资金在短期内继续押注。”多年研究A股表现的资深人士陈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陈凡看来,以和富中国为代表的“魔鬼行动”群体的出现,本质上是信息真空、公司治理与市场微观结构的相互作用。
“长期突发事件和高估值往往暴露出企业披露与市场微观结构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如果没有明显的改善,公司基本面来看,股价频繁反弹会引起监管层的关注。另一方面,信息差距在股价突发事件的形成中起着核心作用。在没有确认的情况下,基金利用价格和操作来测试信息优势。在该领域,市场上的小谣言和可疑信号可能会被放大。 ”
值得注意的是,elPuchina于11月14日发布公告称:“如果股价继续异常上涨,我们可能会要求停牌以核实。”与此同时,上交所两次将希望中国列为“重大异常波动”,并警告相关账户可能受到交易限制。兴业证券等券商也向客户发出风险提示,强调股价受交易所监控。
新浪财经公众号
我们24小时播放最新财经新闻和视频哎呀。更多粉丝福利,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新浪财经)